摘要:在东北黑土地上施用一定数量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对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pH及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全氮含量(T-N)、碱解氮含量(A-N)等具有积极影响,同时,施用腐植酸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增加农户收入,增产幅度随着施肥量呈增长趋势。与对照比较,亩增施100kg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增产3.5%8-5.78%,亩增施200kg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增产6.77%-7.62%。
腐植酸在黑土地保育上的试验报告
为探究腐植酸在东北黑土地保育上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北京澳佳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对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土壤结构及作物生长等方面的作用与效应试验研究。
1.试验地点:安排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华农场(土壤类型为白浆化暗棕壤)、克山县克山镇(土壤类型为黑土)两个试验点。
2.试验作物:玉米(德美亚3号)、大豆(垦豆37、克豆52)
3.试验设计:每个试验点同时开展玉米、大豆两种种作物试验,设置3个处理三次重复:常规施肥(A)、常规施肥+100kg/亩腐植酸生物有机肥(B)和常规施肥+200kg/亩腐植酸生物有机肥(C)。每处理试验面积390-780m²。播种前腐植酸生物有机肥采用人工或机械撒施后旋耕。播种、施肥及田间管理均与当地大田相同。
4.试验结果与分析
全生育期对试验作物进行调查观测,尤其针对土壤有机质、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结构及作物产量的进行调查分析。初步试验表明:
4.1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新华农场,种植大豆与常规施肥比较增施低/高两种计量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分别增产5.23%和7.62%,种植玉米与常规施肥比较增施低/高两种计量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分别增产4.58%和6.77%,增加经济效益650-1100元/公顷;在克山试验点,种植大豆与常规施肥比较增施低/高两种计量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分别增产3.85%和6.04%,种植玉米与常规施肥比较增施低/高两种计量的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分别增产5.78%和7.51%,增加经济效益470-1050元/公顷。
4.2土壤容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两地两种作物上试验土壤取样表明,使用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土壤容重降低0.01-0.06 g·cm³,进一步验证腐植酸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构土壤团粒结构,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试验采样中土壤含水量、饱和水含量、田间持水量各处理变化缺少明显一致性,可能与本年度降水偏多有关,各处理地块积水量存在一定差异。
4.2土壤pH升高,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在两地两种作物上试验土壤取样检测表明,使用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土壤pH升高0.01-0.16个单位,连续使用将对改善土壤酸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4.4土壤有机碳(SOC)、全氮含量(T-N)、碱解氮含量(A-N)基本呈增加趋势。仅有新华试验点玉米实验组出现降低情况,可能与此试验组数据中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有关,降水偏多和地块积水或排水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常规施肥比较施用腐植酸生物肥土壤有机碳(SOC)增加1.2%-11.3%,土壤全氮含量(T-N)增加18%-32.7%,碱解氮含量(A-N)增加3.8%-8.3%。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2023年12月10日